香港經濟導報

香港經濟導報

  1.歷史沿革

  《經濟導報》最初是一份由香港一批經濟記者私人入股,以及由他們聯繫一些工商業者集資創辦的同人刊物。1946年,由愛國進步報刊《華商報》主編經濟版的趙元浩為首的幾位經濟記者發起,經過幾個月的籌備,在香港上環租用了僅有四五十平方米的半層舊樓成立了經濟導報社,于1947年元旦出版了《經濟導報》創刊號。

  改革開放后,經濟導報社及時抓住歷史機遇,參與主辦建國后第一個最大規模的沿海城市投資洽談會,相繼出版十多種經濟定期刊物,在香港和內地組建多家附屬公司和辦事處,在內地投資經營多個合營企業,與多個國家級新聞單位和經貿機構合作出版多種經濟專業書刊。

  迄今,《經濟導報》走過70年風雨,至2017年10月,《經濟導報》已連續出版3403期,成為香港歷史最為悠久的中文財經刊物。

  2.權威傳媒

  《經濟導報》一直以來受到香港、內地、臺灣、澳門等地有關社會機構和社會翹楚的大力支持,是香港愛

  3.專家顧問

  《經濟導報》扎根香港,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。較之內地刊物,它更富有世界眼光,更熟悉國際通行的各種“游戲規則”,更便于運用香港資本雄厚、資訊匯集等長處為自己的發展服務;較之香港刊物,它同內地的聯繫更為密切,更了解內地經濟、社會與人文文化,更易于全面掌握中國經濟、社會的真實、準確的資訊,也擁有更多內地的讀者群和高水平的撰稿隊伍。

  4.辦刊方針

  《經濟導報》的辦刊方針立足一個“導”字,扎根香港,面向全球,向外推介中國,向內介紹世界,在其70年的歷史中,見證了香港的輝煌歷程,也見證了中國的崛起。在新的歷史時期,《經濟導報》立志為兩岸和平穩定及經濟文化交流有所作為;立志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作出貢獻;立志為內地新一輪改革開放再立新功。

  目前,《經濟導報》是雙週刊,每期72頁,全彩印刷。《經濟導報》秉承匯聚高端人才、服務高端人群的宗旨,廣邀海內外頂級專家學者,致力于對香港、中國和世界經濟的“大趨勢、大熱點、大事件、大舉措”進行深入觀察剖析,打造專家學者、決策者、管理者、企業家等高端人群思想交流與碰撞的平臺。

  5.欄目設置

  封面專題、熱點追蹤、外媒速覽、專家論壇、觀察時評、財經透視、香港財經、臺灣觀瀾、北京視角、國際舞臺、產經透視、區域聚焦、歷史鈎沉、茶苑清風等。

  6.讀者對象

  《經濟導報》讀者定位面向兩岸政、商、學、科技界精英人群,為大中華地區英才提供高端財經視角。

  7.發行區域

  1947年開始在本港及海外發行

  1970年代進入中國內地發行

  1993年特許在中國內地擴大公開發行

  2002年獲臺灣當局批準在臺灣發行。目前,上架書店遍佈島內15個縣市,在金石堂及誠品書店旗下就有102家書店上架。

  香港《經濟導報》覆蓋兩岸,香港、澳門、臺灣、內地皆有發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