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商報網

香港商報網

  《香港商報》于1952年10月11日創刊發行,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文財經報章。數十年來堅守愛國愛港的立場,恪守公正持平、必盡言責、聚焦商界、服務社會的報格,以溝通香港和內地經貿往來為己任,多年榮膺“香港最受歡迎十大中文報章”。

  2000年5月,獲中央政府特許,《香港商報》成為唯一可在內地公開自辦發行的香港報紙。

  近年來,《香港商報》加速融媒體轉型,迄今已建成了報紙,官網,APP,官方微博、微信、臉書Facebook、推特Twitter、油管Youtube公眾號等多元融合的全媒體平臺矩陣,切實提升了《香港商報》的公信力、競爭力、影響力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同時通過打造精品品牌活動,如“全球商報經濟論壇”、“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”年度評選、“杰出商界女領袖評選”等,積極有效地促進了香港與內地和海外企商界的溝通和合作,成為全球華文財經傳媒中一支重要的力量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扎根香港67年,是一份歷史悠久、主要為香港和珠三角經濟社會主流人群度身訂造、以經濟報道為主、以溝通香港和內地經貿往來為宗旨的財經大報、商界平臺。其目標讀者是財經商務人士,以“在商言商、港人報章、愛國愛港、公正持平”為辦報宗旨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創刊之緣起,為1952年的“三一事件”。當時,港英政府槍殺愛國工人,并驅逐愛國民主人士,《文匯報》、《大公報》、《新晚報》甫作聲援,即遭停刊。為免言路被封,熱血報人將當時《經濟導報》旗下的《標準行情》注冊為《香港商報》。最初,《香港商報》每日出紙一張,售價一毫;次年,由老報人陳霞子策劃增設副刊、服務類資訊,因版面內容豐富,好看耐看,銷量快速攀升,多年穩居香港報章前列。

  已故著名愛國商人霍英東先生是《香港商報》的忠實讀者,他生前一直保存著完好的《香港商報》創刊號。據霍英東先生憶述,當時《香港商報》關于物價行情的報道比較全面,農產品、西藥、工業原料等價格應有盡有;另外,商品行情的報道比較客觀、準確,版面的安排也鮮明突出,對其與經紀人協商確定貿易酬金非常有用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的副刊于1953年連載金庸先生的《碧血劍》;1957年至1959年,再連載其《射雕三部曲》第一部《射雕英雄傳》;1960至1970年代連載梁羽生先生的武俠小說,包括《還劍奇情錄》、《女帝奇英傳》、《狂俠天驕魔女》、《鳴鏑風云錄》及《廣陵劍》等,風行一時,洛陽紙貴。金庸先生、梁羽生先生位列“武俠小說三大宗師”,而《香港商報》得以同時刊發兩位大師力作,成為行業佳話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第一任總編輯是張學孔先生,也是創辦人之一。張學孔先生抗戰勝利后來香港,在《大公報》任職。1952年,他參與《香港商報》創刊,先后出任總編輯、董事長。在他帶領下,《香港商報》成為上世紀60年代全港數十份報章中銷量最高的報紙之一。張學孔先生于1995年5月7日辭世,積閏80歲。

  《香港商報》電子版于1996年底正式上網,網頁內容每天凌晨時分更新,提供香港及珠三角地區最新財經資訊及權威專欄評論,每天24小時不間斷刷新新聞資訊。在每天早上報紙出街之前,香港以至世界各地,包括中國內地的讀者,便可通過網絡即時洞悉世界各地的新聞。網絡推出權威、翔實、迅捷的中國投資招商資訊和全球華人資訊,為政府和投資財團搭建一座互利共贏的"金橋",致力打造中國最大的對外招商網站。

  經過多年發展,現已建成了包括香港商報官網、香港商報APP,香港商報手機版、官方微博、微信、臉書Facebook、推特Twitter、油管Youtube公眾號等在內的多元融合的跨境全媒體平臺矩陣。